一、什么是流感?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按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四个型别:甲型(A型)流感病毒(H1N1、H3N2亚型等)和乙型(B型)流感病毒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、丙型(C型)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,丁型(D型)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、牛等且未发现人类感染。
二、流感主要症状
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、发热(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,达39-40℃),伴畏寒、寒战、头痛、肌肉、关节酸痛、极度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痛、咳嗽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、颜面潮红,结膜轻度充血,也可有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,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。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、继发细菌性肺炎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休克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、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。
三、流感流行特征
流感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,好发于冬春季节。2018年12月以来,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,截至目前仍处于冬季流感流行流行季节,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,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呈现上升态势,本次冬季流感活动强度不会强于往年。我省情况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,并且我省流感流行呈现为冬春季高峰(12月-次年3月)和夏季小高峰(6-7月)两个流行高峰。
四、流感的传播途径
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,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常见潜伏期为1-4天(平均2天),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。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-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,排毒量在感染后0.5-1天显著增加,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。
五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流感?
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,在流感流行季节,如果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流涕、鼻塞、身体疼痛、头疼、寒颤、疲乏、腹泻、呕吐等症状,可能患有流感,但由于流感的症状、体征缺乏特异性,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,应及早就医。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,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、病毒分离培养、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。
六、流感的治疗原则
轻症感染者可自行居家隔离,保持房间通风。充分休息,多饮水,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。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一旦出现持续高热、伴有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、神志改变、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,应及时就诊。孕妇、儿童、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后更容易产生重症,应当及早就诊。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,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。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
七、流感的预防
(一)疫苗接种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推荐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,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。
(二)一般预防措施
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,主要措施包括:锻炼身体、平衡膳食,增强体质和免疫力;勤洗手,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;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;保持居住、工作、学习等场所环境清洁和通风;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,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;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;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或尽早就医,避免带病上课或上班;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,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,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;当家长带有流感症状的患儿去医院就诊时,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(如戴口罩),避免交叉感染。
(三)幼儿园、学校流感疫情的预防与控制
进入流感流行季节,幼儿园、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流感样病例暴发事件增多,介于此情况提出以下建议:1、幼儿园以及中小学校、中专、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类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、因病缺课登记追踪等制度,及时发现病人,尽早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,建议患者居家休息或就医,避免其与班级内或其他班级未感染人群接触,减少疾病传播。2、各类学校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举办大型集体活动或集会,保持学校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、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清洁,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。3、学校应利用广播、宣传画、告家长书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,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,勤晾晒被褥,勤换衣,勤洗手,不共用 毛巾手帕等,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、鼻,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或接触病人时要戴口罩。 4、发现流感样症状病例异常增多时,要及时报告辖区内疾控中心,协助疾控中心开展调查处置,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。5、患者体温恢复正常、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 48 小时后或根据医生建议复课或复工。
文章链接:http://www.hncdc.com/Article/ShowArticle.asp?ArticleID=11408
省疾控中心传防科 文/曾舸